服役限制是影响舰队规模的核心机制之一。该限制由蓝图研究进度决定,当蓝图研究进度达到20%时,可解锁1艘服役数量;研究进度达到100%时,才能解除完整服役限制。这种设计平衡玩家前期发展节奏,避免过早形成战力碾压。调整服役限制的关键在于加速蓝图研究进度,通过技术值分配、重复蓝图兑换以及定向技术转换协议实现。
每提升一级蓝图等级可获得1点技术值,优先投入主力舰船的关键系统能显著提升研究效率。战斗数据包可作为额外技术值来源,但需注意其获取受每日任务和活动限制。重复蓝图兑换技术值时,需权衡短期服役需求与长期养成目标,例如航母类蓝图通常建议保留用于技术值积累而非直接兑换。
定向技术转换协议是后期调整服役限制的重要途径。该协议允许将特定蓝图的研究进度转换为目标蓝图进度,但需消耗比邻星币且存在冷却时间。选择转换目标时需结合舰队构成需求,例如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的服役限制解除往往能带来更大战术价值。需注意子型号蓝图的研究进度独立计算,需单独完成20%进度阈值才能解锁试验建造权限。
工程船与战斗舰船的服役限制机制存在差异。工程船的服役数量主要受指挥中心等级影响,而战斗舰船则严格遵循蓝图研究规则。中期发展阶段建议保持6-8艘工程船采集资源,将技术值集中用于2-3类主力战斗舰船。当服役限制导致舰队规模不足时,可通过分舰队编组功能临时调配舰船,但会损失部分协同作战效能。
同盟科技对服役限制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。部分同盟天赋能提升技术值获取效率或降低研究消耗,优先研发这些项目可缩短服役限制解除周期。需注意星系态势变化可能触发特殊协议,这些限时活动提供的技术值奖励往往是常规途径的1.5-2倍效率。合理规划技术值使用路径,能在不改变基础规则的前提下实现服役限制的柔性调整。